- 2021-09-01·未來的母嬰店還能靠奶粉紙尿褲盈利的嗎?
- 2021-02-27·母嬰消費新趨勢: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費動機
- 2021-02-27·母嬰人來看看這些品牌的春節營銷憑什么出圈?
- 2021-02-26·懶人經濟當道,母嬰門店如何迎合這波潮流?
- 2021-02-25·店長管理的9個誤區,要警惕!
- 2021-02-25·傳統門店如何獲得有效客流?
- 2021-02-24·母嬰門店經營絕對不能忽視的十個黃金細節
新環境下,母嬰店變革的十二大方向(二)
由以自我為中心、以商品為中心走向真正的以顧客為中心
顧客對零售企業的價值毋容置疑。當下的母嬰店雖然提出了“以顧客為中心”的口號,但在實際操作中與該口號差之甚遠。
目前絕大多數母嬰店建立的是以自我為中心、以經營商品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主要表現在以自我的標準和模式去開店。母嬰連鎖店則完全按照一種標準來擴張,而沒有以差異化的經營理念去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能力、不同競爭環境下的消費需求。
筆者認為,母嬰店必須建立真正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體現自身對顧客的價值。只有充分展現零售自身對于消費者的價值,才能建立良好的顧客關系。
由流程化走向快速反應的企業機制
連鎖企業規模化發展之后,實行嚴格的內部管控,特別是為了防止采購上的腐敗進行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這也造成了效率低下、反應慢,極不適應當前市場需求,這也是嚴重影響孕嬰店企業發展、變革的制約因素。企業必須建立基于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機制,特別是連鎖企業,必須打破傳統流程化的工作模式,克服總部對各個門店反應遲鈍的工作作風,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
建立基于對各個門店消費變化快速反應的機制:目前的連鎖企業嚴重忽略了對企業各個門店的關注,我們必須明確連鎖企業的健康發展,是建立在所有門店良性運行的基礎上。企業必須要建立基于各個門店消費變化的快速反應機制,從總部到門店,成立對消費變化跟蹤、分析、研究的機構與辦法,根據每個門店的市場變化,及時采取調整措施,防止發生嚴重背離。
建立基于對不同門店市場商品變化的快速反應機制:近幾年,受消費變化的影響,商品市場變化顯著,傳統的骨干品類、品牌作用弱化,并且商品在不同區域、不同商圈差異化顯著。同時受競爭的影響,企業必須針對不同門店的競爭狀況,及時進行商品品類的調整,以增強門店的經營活力。因此,企業必須建立針對不同門店商品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機制,包括新品引進、品類調整、商品優化,增強門店在商品經營上靈活性。
建立基于對企業各個環節高效響應的快速反應機制:由于受專業化分工的影響,企業必須建立從采購、商品管理、數據管理、營運、營銷等多環節的共同高效響應機制,提升企業的效率與執行力。
由層級制的企業管理體制走向扁平化
基于門店發展更加個性化的原則,企業必須建立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減少管理層級,把更多的經營權利下放到門店,使門店店長掌握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如門店布局、商品、品類、供應商調整,顧客管理等。
要建立鼓勵店長創新的機制,現今,再如像沃爾瑪、佳世客一類外資超市嚴格的總部管控體制,已嚴重不適應當前母嬰連鎖企業的運營需要,必須建立在基于門店靈活經營基礎上的管理體制。但在放權的基礎上,總部也要做好及時指導、跟蹤輔導、嚴格考核,形成總部與門店的經營合力,而不是一味控制,弱化門店創新,使經營陷于僵化。
由遵循“2080經營法則”走向“8020”
隨著消費的換代升級,價值促銷必將取代價格促銷。爆品也將逐步成為過去式。青啤董事長孫明波指出:“企業不可能以一種商品來應對所有顧客”。堆頭、端架等特殊陳列資源的價值也逐步消失。以往的爆品,是建立在特價、堆放等特殊陳列手段等促銷支持的基礎上。
今后的經營環境,將使母嬰零售企業的經營真正回歸本質:更加準確的消費者定位,更加科學的商品組合,更加豐富的商品推送的零售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孕嬰店企業必須更準確定位目標顧客,運用更智能的手段抓取目標顧客;必須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建立更加高效的商品組合;門店將以更加豐富的商品提供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一模式的變化,將會影響母嬰門店設計、采購理念、品類管理、盈利模式、運營模式、陳列原則等方面。
注:“2080法則”也稱作帕雷拖法則,就零售而言,即80%的銷售來源于20%的商品。而作者提到的“2080”是指20%的銷售來源于80%的商品。
由單一的線下或線上零售模式走向全渠道零售
任何一種零售形式的誕生,其選擇權不在零售企業,而在于消費者。隨著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全渠道零售必將是線下零售和線上零售企業發展的必然。這不是選擇與不選擇的問題,而是必須結合的問題。
分析母嬰店發展線上銷售模式非常重要。2016年的雙十一,從一些數據看,線下企業融合發展線上業務有非常大的優勢,在業績的對比之下,被廣為詬病的傳統線下企業似乎瞬間重煥生機,備受追捧,而電商品牌則“大勢已去”,有種風中凋零的感覺。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實體母嬰零售企業發展線上有較大優勢。可以借用自己多年積累的實體零售品牌和會員優勢,滿足消費者的“到家需要”。目前看,母嬰店可以更好地借用淘寶便利店、京東到家、美團到家等發展到家模式。
由傳統零售模式走向智能化零售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零售的智能化必將以高效率、低成本、更精準,取代零售業更多靠人管理的職能,從而使零售業的發展進入新的智能零售時期。母嬰零售業的智能化應該首先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對顧客管理的智能化:重點體現在鎖定和抓取目標顧客、分析目標顧客需求、挖掘目標顧客潛在需求、預測目標顧客需求,進而進行精準推送。
對商品管理的智能化:基于顧客需求的多樣化和商品的豐富度,以及競爭的需要,企業的商品管理需要借助更加智能化的手段,單純靠人員承擔的品類管理難以勝任。
對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連鎖零售企業必須建立高效的供應鏈系統,該系統是基于消費者、門店銷售、客戶一體化的供應鏈智能管理體系,能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降低企業庫存和供應鏈成本。
由各自為戰走向聯合、合作、整合
縱觀目前母嬰流通體系,存在渠道為王,品牌把控渠道,商品流通成本高;廠家、經銷商、終端商各自為戰的局面。這種現狀既不適應大品牌規模化生產的需要,也不適合小廠家的生存,更不適合終端零售企業對商品組織的需求,最終也就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要有新的、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流通體系來取代。
就母嬰零售行業而言,需要破除各自為戰的思路,重新規劃更優化的母嬰商品流通模式。因此,聯合、合作、整合將是必然的選擇。其中,可能是零售企業的主動整合,或者是廠家的主動整合,亦或是資本跟平臺的主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