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未來的母嬰店還能靠奶粉紙尿褲盈利的嗎?
- 2021-02-27·母嬰消費新趨勢: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費動機
- 2021-02-27·母嬰人來看看這些品牌的春節營銷憑什么出圈?
- 2021-02-26·懶人經濟當道,母嬰門店如何迎合這波潮流?
- 2021-02-25·店長管理的9個誤區,要警惕!
- 2021-02-25·傳統門店如何獲得有效客流?
- 2021-02-24·母嬰門店經營絕對不能忽視的十個黃金細節
母嬰店正面臨哪些挑戰你知道嗎
母嬰行業發展至今,目前大大小小的母嬰企業多如牛毛,不同業態各顯其能,同業競爭不可避免。這使得傳統的母嬰實體店不得不陷入水深火熱的紅海大戰,打得不可開交、再加上店租的上漲,人工變貴,導致母嬰實體店盈利水平持續下滑,甚至處在無利無圖虧損狀態。
目前,我國的母嬰商品零售行業主要存在以下零售業態:
1、商場/百貨里的母嬰商品專區
主要以專營柜或代銷的形式經營毛利率較高的嬰幼兒棉紡產品、玩具、車床等耐用消費品及孕婦功能性服裝等,產品種類較少。
2、大賣場/超市的母嬰商品專區
主要以貨架陳列和端架陳列為主,經營嬰幼兒奶粉、輔食、紙尿片、洗護用品等快消品,少量喂哺用具及嬰幼兒服裝等,產品根據分類不同陳列不同位置,陳列面積較小,品牌優勢不凸顯。
3、實體/專營店
主要以自有渠道為主,多為連鎖門店形式存在,根據品類,以合柜和專柜的形式銷售,各類產品的品牌和品種都較多。主要有兩種,一是一站式母嬰商品集成店,經營包括奶粉類、食品類、棉紡品到用品類的全線母嬰商品,有些兼提供嬰幼兒游泳、撫觸等服務;二是單一經營奶粉類、食品類、服飾類、用具類等某一類母嬰商品或兼營其中某兩類。
4、線上渠道(大致分四類)
1)綜合電商平臺的母嬰頻道,典型代表為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等開設的母嬰頻道;
2)垂直母嬰電商平臺,典型代表為貝貝網、蜜芽、麥樂購等;
3)品牌商或零售商自建的電商平臺;
4)母嬰媒體、社區平臺中的電商板塊,如寶寶樹、媽媽網、辣媽幫等。
母嬰行業發展至今,目前大大小小的母嬰企業多如牛毛,不同業態各顯其能,同業競爭不可避免。這使得傳統的母嬰實體店不得不陷入水深火熱的紅海大戰,打得不可開交、再加上店租的上漲,人工變貴,導致母嬰實體店盈利水平持續下滑,甚至處在無利無圖虧損狀態。
當前傳統母嬰實體店主要面臨以下幾大挑戰:
1、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此起彼伏,毛利水平不斷被擠壓;
2、電商分流蠶食,自然客流持續量持續下降;
3、同行競爭激烈,顧客忠誠度低,粘性差,流失率高,客戶開發級維系成本不斷增加;
4、85、90后正母嬰類產品主力消費大軍,隨著移動互聯及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買賣雙方信息高度對稱,她們的消費觀念更加成熟,用傳統的促銷手段很難“忽悠”她們購買;
5、對于嬰兒奶粉這個品類而言還有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配方注冊制,以往上游運營商為了解決線上線下沖突往往采用線上線下分系列操作的模式規避,在配方配額有限的背景下,這一套路勢必受到沖擊,未來線上線下同款、同價、活動同步、毛利按比例分享或是必然趨勢。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傳統母嬰店就沒有優勢可言。要知道,母嬰用品最早就是進入實體門店作為主要銷售渠道。傳統母嬰店的品牌影響力和網點優勢,是其他業態所不能及的。CBME中國孕嬰童展、童裝展(簡稱CBME中國)近日發布《2016 CBME中國孕嬰童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此次抽樣調查中57%的消費者選擇母嬰店和母嬰百貨為最常購買嬰童產品的渠道,其次分別為超市、大賣場和網絡購物。
“產品質量有保障”、“產品齊全”、“可以看到摸到商品”分列消費者選擇母嬰店購物原因前三,“產品齊全”、“送貨上門”、“隨時都能購買”分列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原因前三。
“國際品牌數量少”、“貨品種類單一”上升至不選擇母嬰店購物原因的第二、第三位;“產品齊全、可選余地大”也上升至線上購物的首要原因,可見消費者對其的重視程度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