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隨著我國新《食品安全法》將于10月1日的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也于近期發布,這一史上嬰幼兒奶粉新政的發布,將會使大部分品牌從市場消失。9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發布《辦法》稱,奶粉配方備案制將改為注冊制,一個產品配方只能生產一種產品,每個企業不得超過5個系列15種產品配方。
9月8日,業內專家接受《母嬰視界》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政將對整個行業產生極大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將受到新政的影響,多品牌策略將被卡死;同時代工品牌也將被擠出市場,至少有1400多個品牌被淘汰出局。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獲得嬰幼兒許可證比較少的企業。
由于品牌總數銳減,一些企業專門為線上渠道和嬰童門店定制的奶粉品牌可能會退出市場,在價格戰趨緩的同時,奶粉銷售渠道也將發生新的變化。
該新政的嚴格在于從配方上就把多品牌問題解決掉,一個配方只能對應著一種產品,也就是一個品牌,哪怕是同一個品牌分為普通裝、金裝、白金裝,也算是3套配方,因此未來靠包裝概念炒作的現象也會被卡死,企業不能再無限制地推出多個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開始,業內稱為嬰幼兒奶粉行業“史上最嚴格門檻”的換證審核工作執行,5月30日,食藥監總局公布首批獲得新的生產許可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名單,共有82家生產企業;2014年11月以及2015年8月底,食藥監總局又公布了兩批總共20家獲證企業名單。目前國內獲得嬰幼兒乳粉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達到102家。
雖然各大企業都在未雨綢繆,但信息的對稱需要時間成本,并且從國外市場運到國內市場,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因此是否能改變大量品牌銳減后消費者及時轉向主品牌消費的局面,目前看仍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