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中國“藥食同源”研究(2019第一輯)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藥食同源·安全食療·健康生活”,發布“藥食同源”研究第1輯成果。首批推出的案例產品是注重食品序列臨床觀察的重大研究成果。
當天發布的研究結果指出,2013年以來,全國保健品市場,包括“藥食同源”產品產值已達3000億元以上,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長。我國“藥食同源”食療經濟結構的調整,預計近年將集中表現出來。
該研究指出,食療是中國自古以來行之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方法。我國歷來重視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尤其近年來國家衛生部門陸續公布了110種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即“藥食同源” 物質。201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強藥食同用中藥材的種植及產品研發與應用,開發適合當地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保健養生產品”。
研究指出,“藥食同源”物質產業化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
第一,“藥食同源”產業既是中國健康產業,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產業,還是新時代快速興起的產業。近年來,中國中成藥工業的產值平均年增長20%,利潤和利稅平均年增長24%,呈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說明中國在“藥食同源”產業化方面的科技創新力度正在加快提升。
第二,“藥食同源”產業必須規范化發展!八幨惩础碑a品從中藥材種植、加工到新藥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等環節,必須制定統一的“藥食同源”標準,符合國家的所有藥類食品標準規定。
第三,注重創新開發新產品,同時“藥食同源”產業化的國內外知名品牌逐步形成,“藥食同源”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藥食同源”產業化、科學化企業管理。
研究成果指出,國內的環境條件、人口增長、老齡化、城鎮化、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資源豐富、文化旅游改善等因素產生的需求亟須“藥食同源”產品滿足。“藥食同源”食療產品的安全有效使人們逐步由依賴藥物轉向食療,是人們尋求健康的體現。“藥食同源”食療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大,需求快速增長。
研究結果預測,我國“藥食同源”食療經濟結構的調整,預計近年將集中表現出來。中國中醫藥保健生產企業間的合作生產、合并,在未來幾年內將逐步爆發,將與食品行業進行重新融合發展。這些基本因素對中國中藥醫藥健康行業的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藥食同源”研究集刊調研顯示,人們習慣性重視“藥食同源”的省份有安徽、山東、湖南、甘肅,建議在這四個省份開展醫院“藥食同源”食療產品項目合作研究。同時,建議“藥食同源”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在本區域內與醫院聯合開發“藥食同源”系列產品,合作研究、合作共贏。
本次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儲藏與包裝崗位(科研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標準樣品與定值研究室、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杜仲產業發展促進會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