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兒童在晚上睡眠期間,如果經常出現短暫的呼吸停止,除了會影響睡眠質量外,還可能導致他們的大腦受到損傷。
這一研究的結果給家長和醫生們敲響了警鐘,敦促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睡眠時的呼吸情況,如果有暫停呼吸的現象就趕快確診并接受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孩子的大腦受損。
這種病癥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大腦的重要部位受損,那么,那些與部位息息相關的感知功能,包括注意力、學習能力以及記憶力等將可能受到損害。
雖然,我們不能肯定睡眠呼吸暫停癥就是導致兒童大腦受損的原因,但是,我們發現這種疾病與這些患兒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發生變化以及他們的智商較低、感知功能較差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另外,在睡眠狀態,特別是深睡眠狀態下,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腦部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以促進孩子身體各個系統的生長發育,睡眠質量一旦下降,勢必也會造成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影響發育,如個子矮小等。
嬰幼兒更是要小心這種癥狀,因為一旦出現睡眠呼吸障礙,可能會造成嬰兒在睡眠中因過度缺氧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