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也可做能量?答案是肯定的。近年來,隨著空氣能發展的日新月異,空氣能熱水器產品開始走進人們的低碳生活中。作為新能源利用的典型代表,它倡導空氣能量的綜合利用,充分利用空氣中免費的低溫熱量,用1度電可以從空氣中獲取4度電的熱能,而其使用成本只有電熱水器的1/4,非常的節能高效。
或許大家會為這些“高智商”而感到驚奇,但真正的驚奇遠遠不止這些。現如今,隨著中國低碳建設步伐的加快,各種“低碳創新”更是層出不窮,不僅空氣成了“寶貝”,甚至連包裝紙、雨水等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都成了一些企業利用的對象,而對于乳企蒙牛來講,像牛糞、廢舊牛奶盒等這些“垃圾”自然也成了它發揮綠色“高智商”的“工具”。
據了解,蒙牛斥資4500萬元建造了全球的禽畜類生物智能發電廠,不僅可以用牛糞來進行發電,所發的電量直接接入國家電網,同時產生的沼渣還可用于蔬菜、水果的施肥。如今在蒙牛的工廠內,牛糞不但沒有成為環境的負擔,反而成為了“寶貝”。據專家統計,平均下來,蒙牛的每頭奶牛每年能“發電”1000度,相當于為5臺家用電冰箱提供一年的用電量。
當然,“牛糞來發電”只是蒙牛工廠中的一部分,蒙牛還像世人展現了自己“廢水來養魚”的“魔法”。據資料顯示,蒙牛在內蒙的工廠還配有萬噸級污水處理廠,不僅可以使污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還可循環利用,“養魚”更是不在話下。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獲得了不小的成績,但蒙牛的“低碳創新”卻從未停止。對細節的把握,使蒙牛“處處皆顯綠色”。據蒙牛員工透露,蒙牛的工廠內的路燈均使用太陽能照明燈,并且在建筑物的玻璃幕上則裝有全智能的節能板,以幫助工廠的節能減排,而蒙牛工廠內的垃圾箱也是用回收回來的利樂包裝紙制作而成。同時,蒙牛還建設了雨水利用示范項目,專門開挖人工湖,每年至少可收集雨水1萬噸。
低碳道路雖然曲折,但用心即有收獲。蒙牛也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蒙牛的“綠色戰略”可以說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一大代表,中國的低碳建設正是需要這些行業者站出來,唯有這樣,中國的綠色經濟道路才會愈發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