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乳業領域,蒙牛向來把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就在不久前,蒙牛獨立研發完成的保健牛乳新品和新菌株研究項目成果通過鑒定,并被專家一致認可為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本次鑒定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江南大學副校長金征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院長蔡木易、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蔣建平等12位專家,共同組成了權威鑒定團對兩個項目進行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有功能的保健牛乳對我國功能乳制品的開發與提升具有引導作用,而新菌株研究項目則實現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發酵劑的工業化試生產,對于我國新型發酵劑菌種及發酵乳制品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在其最新發布的《2011年U&A報告》中指出,“從發展趨勢看,人群的細分化將更加延伸,功能化的發展在一二線城市以均衡營養為基礎,向針對性專業性功能發展,在三四線市場基礎功能奶的認知和購買也在發展過程中。”而2010年的麥肯錫報告中更將中國消費者定義為最復雜的消費者——他們的需求正在不斷細化與提升。行業發展及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力需要乳企即刻投身到技術更新、產品創新的良性循環中。蒙牛兩個新項目的成功研發,無疑將進一步豐滿其產品矩陣,并對乳業技術創新提供新的靈感。
事實上,技術創新一直貫穿于蒙牛企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早在2005年,蒙牛就與麥科漢森集團開始了深度合作,此后,又聯手法國益生菌種公司丹尼斯克公司大力開展菌種研發。而蒙牛斥資12億建成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更聯合了包括劍橋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全球十幾家尖端乳品研發機構的科技平臺。整合全球先進的科技與研發資源,結合中國消費市場需求,蒙牛不斷推出新品類,誕生了諸如新養道、益優特、優益C、谷+倍等款新品。目前,蒙牛已構建了包括5大類400多個品項的牛奶矩陣,開啟了乳品消費從數量滿足到追求質量品質并駕齊驅的新時代。
本次鑒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素荷表示:“作為市場推動型企業,蒙牛正從更注重市場營銷的‘單輪’驅動,走向既注重市場營銷又注重基于市場需求的科研開發的‘雙輪’驅動。”可以看到,根植消費市場需求,以技術創新為著力點,為消費者奉獻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個性化產品,一方面構建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另一方面,也成就了蒙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